2018年1月1日到2018年3月31日,我们对选定的5个人力资源市场、60户企业、10个行政村、1个工业园区进行了监测数据采集,现将2018年一季度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就业失业动态监测综合分析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经济运行延续了上年稳中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开门红”,省统计局公布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增幅居全省前六位的有18项,第一位的有7项,其中:规模工业增速创新高,增加值增长10.6%,连续6个月居全省第一位;工业投资增长60.7%,居全省第一位,增速创73个月新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居全省第一位,增速创21个季度新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居全省第一位,增速创近14年新高。
经济的增速创高带动就业量的扩大,一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进场招聘企业2315家,同比增加550;需求人数为85240人,求职人数为68957人;60家监测企业用工总量为31937人,计划招工4903人,实际招用2691人,缺工2212人;工业园区监测企业总数为20户,3月底实有员工总人数12688人,一季度计划招聘558人,实际招聘443人,缺工115 人;10个行政村监测总人口数51229人,劳动力总数为29217人,占总人口数的57.03%。一季度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为1600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4.79%。新外出就业人数5750人,新返乡人数5671人。企业未出现关闭破产情况,就业形势总体处于增长状态。
1.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量双双增长
2018年一季度,各类用人单位通过市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用人员85240人,68957名求职人员进入市场择业,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9925人和14316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24,即100名求职者可选择124个岗位,人力资源市场总体供求状况处于供小于求即招聘岗位多于求职者。
2.专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矛盾突出
一季度,各职业大类供求状况对比显示,专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的矛盾最为突出,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来看,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大,为1.49,即149个就业岗位仅有100位专业技术人员竞争。从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情况看,供不应求缺口最大的职位主要有制药、电子、机械等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两端,需求方的现状是企业的个性化用人需求明显增多,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供应方的现状是娴熟又富有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一定的职业生长周期,使得供求双方的匹配难度加大,招聘周期延长。
3.需求单位降低求职人员结构要求
就业选择多样化,求职者趋于主动地位,多数企业如联滔电子、喜宝鞋服、杉杉服饰为抓住春节后求职跳槽高峰期的有利时机,纷纷主动放下身段降低对性别、年龄、学历的要求。36.45%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66和23.92个百分点; 59.39%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年龄有明确要求,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6.58和3.11个百分点;63.87%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明确要求,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58和4.12个百分点。
4.农村劳动力为求职主力军
一季度末,我市10个行政村监测总人口数51229人,劳动力总数为29217人,一季度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为1600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4.79%。本季度新外出就业5750人,同比减少1.05%,其中省外转移就业4988人,同比减少5.73%。
从求职人员类别来看,本市农村人员所占比重最大,求职比重为47.99%,环比增加18.02,增幅人数为27024。
以往春节后,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使得我市很多工厂面临招工难的窘境,近年来,在亳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及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趋势初现,大批农民工选择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5.第二产业是需求大户
从产业需求看,亳州市的第二产业仍是用工需求大户,占第一季度用工总量的59.95%,环比上升6.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31.75%,环比下降10.67个百分点。
6.制造业依然保持绝对主体地位
从行业需求看,用工需求比较集中的行业依次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用工需求比重分别是54.28%、8.53%、5.44%和5.07%。制造业已连续36个月占据行业用工需求榜首。
7.生产设备操作工需求较大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为26.09%,主要集中在缝纫工、电子原件制造人员、纺织针织印染工等职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工作重复和单一,因此人员流失严重,如我市涡阳县的新诚达时装有限公司、谯城区联滔电子有限公司都长期不间断的大量招聘生产设备操作工。
二、本季度工作措施
1.借助春风促就业助脱贫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返乡创业,打好就业脱贫攻坚战,亳州市人社局、市扶贫局、市总工会、市妇联于2018年春节前后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促进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助力增收脱贫”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招聘会97场,免费发放岗位信息宣传单、各类政策法规宣传资料10万余份,免费提供服务人数65416人,实现省内转移就业30342人,跨省转移就业25682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人数1277人。
2.将政策和岗位送到家门口
3月18日,亳州市作为全省主会场,在市区魏武广场举办了安徽省就业招聘日暨“大篷车”专场招聘会。现场组织了100家我市重点企业,提供了涉及管理、销售、一线普工、技术人员等8511个就业岗位。现场还设立了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展区和大篷车展区,组织了市县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技能培训学校和创业培训机构,为各类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活动现场,各县区9辆大篷车整装待发,走进乡镇,将就业创业政策和岗位信息送到求职者的家门口。
3.深化皖江皖北人力资源对接合作
2月24日,芜湖—亳州就业脱贫结对帮扶签约仪式在亳州人社局举行,两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深化对接机制,仅24日当天的合作企业用工新春招聘会,奇瑞汽车、美的等36家芜湖企业就携6200个岗位在我市招聘各类急需人才。
4.重视就业失业监测队伍业务提升
1月31日我市召开就业失业动态监测业务培训会,各县区人社局业务经办人员和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样本企业经办人员参加培训。会议总结了2017年就业失业动态监测相关工作,对2018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对各监测点业务经办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就业政策讲解。培训会的举办,将会提升我市就业失业动态监测经办人员在数据采集、监测软件使用等方面的水平,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下季度市场趋势研判及工作重点
1.供求总量将双双有所回落
二季度,随着春节后供求高峰的结束,预计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总量将出现回落。用人需求方面,预计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将有明显增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基本持平。制造业的用人需求将出现小幅回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业的用人需求会因旅游旺季的到来而明显上升。求职人员方面,伴随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季的到来,人员结构方面,新成长失业青年和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数量将呈现一升一降。
2.专场招聘活动将密集推出
2018年,按照省厅全年招聘安排,全市计划开展招聘会412场,其中亳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将在每月逢8、每月6号、每个周六召开各类招聘会。二季度,“人才对接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人才对接暨民营企业招聘会”、“旅游人才专场招聘会”等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将陆续举办,满足供求双方需求。
3.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做好准备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820万人,再创历年新高,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6月份高校毕业生将陆续离校,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将提前布局,及早规划,做好迎接高校毕业生就业季的准备工作。
4.信息网络建设将推进速度
依托安徽公共招聘网,我市将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实现信息共享,加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基本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发布力度,拓展就业信息覆盖面,充分发挥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发布扩散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与基层人力资源市场的联系,利用新闻媒体辐射面广的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广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
Copyright C 201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京热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www.bzrc.com.cn | | 苏ICP备19019491号-3
地址: 电话(Tel):18994009622 EMAIL:admin@bzrc.com.cn